当前位置:首页 - 资讯 - 行业资讯

《食品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》推出,打造中国高端食品产业!

发布日期:2025-06-10 点击:355评论:0
核心提示:2025 年 6 月 10 日,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、教育部、人社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《食品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》,提出到 2027 年,重

2025 年 6 月 10 日,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、教育部、人社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《食品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》,提出到 2027 年,重点食品企业经营管理数字化普及率达 80%,关键工序数控化率、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均达到 75%。培育 10 家以上智能工厂,建设 5 个以上高标准数字化园,打造应用场景并形成数字化解决方案。可以看出,方案的最终目标更侧重行业整体的高质量发展和竞争力提升,构建 “高效、安全、创新” 的现代化食品工业体系。实现逻辑大抵如下:


1、通过数字化创造多重价值

功能价值提升:利用数字化研发(如精准营养分析、个性化配方设计)开发高附加值产品(如特医食品、功能性食品),直接提升食品的功能属性。

品质价值强化:通过智能生产设备、全程追溯体系保障食品品质稳定性(如无菌环境控制、原料可溯源),增强消费者对产品品质的信任,间接提升品牌溢价。

服务价值延伸:借助数字化平台(如会员系统、健康管理 APP)提供增值服务(如饮食建议、定制套餐),从 “卖产品” 转向 “卖解决方案”,拓展食品的服务价值。

厂房出租案例



2、通过价值提升优化供给侧

方案的核心并非单纯 “涨价”,而是通过数字化解决传统食品工业中供给与需求错配的问题(如低端产品过剩、高端产品不足),让食品价值更贴合消费者真实需求,实现 “供需精准匹配”。


3、消费端的直接拉动

产品创新激发新需求:数字化驱动的新产品(如定制化零食、即热型健康餐)能唤醒消费者潜在需求,例如年轻群体对便捷、健康食品的偏好可通过数字化生产快速满足。

消费体验升级:通过电商直播、AR 试吃等数字化营销手段增强购物趣味性,同时依托冷链物流数字化提升配送效率(如 “小时达” 生鲜),降低消费门槛,刺激即时消费。


4、消费端的间接影响提升

食品安全信心重建:全程可追溯的数字化体系能缓解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焦虑(如过去的奶粉、地沟油等事件遗留担忧),恢复对国产食品的信任,从而促进 “放心消费”。

消费结构升级:当行业整体向中高端转型后,消费者愿意为高价值食品支付更高价格,推动消费结构从 “生存型” 向 “品质型” 跃迁。


5、通过数字化实现行业系统性变革

效率革命:通过智能工厂、数字化园区提升生产效率(如降低能耗、减少库存积压),使我国食品工业从 “劳动密集型” 向 “技术密集型” 转型,缩小与发达国家在自动化水平上的差距。

安全底线强化:用数字化手段扎牢食品安全防线(如区块链溯源、大数据风险预警),将问题食品 “发现难、追溯难、召回难” 的被动局面转变为 “主动防控、全程可控”。

全球竞争力提升: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数字化标杆企业(如方案提出的 “10 家以上智能工厂”),推动中国食品品牌走向全球,在国际市场上争夺定价权和标准话语权。


华盛兴邦咨询公司从事食品行业服务15年,从行业分析到拿地建厂装修过证,设备原材料供给一条龙服务,天天厂房网更含有大量成都自有厂房出租出售,仓库出租,园区出租等,欢迎大家咨询!

华盛兴邦厂房出租网